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为灰梨孢菌。

温度:病原菌菌丝发育适温范围为8-37℃,尤以26-28℃较为合适。分生孢子形成温度范围10-35℃,尤以25-28℃更为合适。

湿度:相对湿度96%以上时,适合分生孢子萌发。

光照:日光可抑制稻瘟病原菌,因此无光处孢子的萌发率及侵入率较高。

氧气:缺氧时,分生孢子无法发芽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一、水稻稻瘟病的原因

1、引发水稻稻瘟病的病菌为半知菌类梨形孢属的灰梨孢菌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2、温度:稻瘟病原菌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8-37℃,尤以26-28℃更为合适。而分生孢子的形成温度范围为10-35℃,尤以25-28℃更为合适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3、湿度:分生孢子须有水滴存在且相对湿度达到96%以上时,才可以萌发良好。如果相对湿度低于90%,孢子形成量减少至十分之一左右,如果相对湿度低于80%,分生孢子几乎不可形成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4、光照:日光对于稻瘟病原菌有抑制作用,因此在有光处时,孢子的萌发率以及侵入率较低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5、氧气:缺氧情况下,孢子没有办法发芽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二、水稻稻瘟病什么时候防治

1、水稻稻瘟病在秧苗3-4叶期或移栽前进行防治,此时期正处于发病初期,选择三环唑兑水喷雾或浸秧,防治效果比较好。

水稻稻瘟病的原因,病菌为灰梨孢菌

2、平时要加强肥水管理,给足基肥,前期浅水勤灌,中期适时晒田,后期间歇灌溉。